
擴建裂解分離裝置ET-1901低溫塔,由重型機械廠分段制造,重118 t,高63.7 m,直徑2.8 m,壁厚14 mm,材質為3.5Ni鋼,材料均為國外進口。在低溫塔現(xiàn)場立式組焊施工中,焊后熱處理是關鍵。由于受施工場地的限制,采取了立式組裝。該材質現(xiàn)場立式組對焊接目前在國內還是首次,由于熱處理溫度比較高(580士10 9C ),因此應解決筒體自重力產生的壓強使材料在熱處理溫度下產生變形的問題。重型機械廠在制造時,熱處理是在加熱爐中進行,沒有對立式施工可能產生的變形進行論證分析。為了確保這一國產化項目的順利完成,我們對3.5Ni低溫塔進行了詳細的強度分析,論證了幾種防變形措施的可行性。
3.5Ni鋼在熱處理溫度下的最大拉伸應力區(qū)間: Qx [0.5,1.5] Mpa 在沒有任何防變形措施的情況下,環(huán)縫在筒體自重作用下的壓強計算如下:環(huán)縫受力面積:S=0.123 m2,筒體自重產生的壓強:P=2.842 MPa,G-組對段筒體自重kg,g-重力加速度,m/s ; S-組對筒體環(huán)縫截面積,m。顯然,筒體自重產生的壓強大于熱處理溫度下允許應力區(qū)間最大值1.5MPa。通過分析可知,3.SNi低溫塔自重力產生的壓強大于材質屈服強度,應采取防變形措施,以防止施工中出現(xiàn)筒體變形等重大質量事故。
在施工中應根據現(xiàn)場及設備的具體情況采取措施,這是非常重要的。國內石化企業(yè)在穩(wěn)定塔的施工中有采用支撐加固法、纜繩加固法和吊重法等。對幾種方法進行分析比較后,確定采用吊重法。
支撐加固法就是在塔筒體上下段之間焊上支撐管以防止變形,近幾年不少施工項目采用該方法。但根據現(xiàn)場實際情況通過計算分析,支撐加固法由于同時存在著溫差應力和彈性變形,支撐件無法承受筒體溫度變形產生應力,同時還會限制筒體熱膨脹,對筒體產生較大的反作用力,容易產生撕裂筒體等重大質量事故,對3.SNi低溫塔是不可行的。
該方法是用四根纜繩于不同方向拉住筒體,以防止變形,但這種方法不僅沒有起到減弱自重作用的目的,反而加大了軸向應力,而且繩子的力量也不容易控制,方法不可行。
專業(yè)從事機械產品設計│有限元分析│強度分析│結構優(yōu)化│技術服務與解決方案
杭州納泰科技咨詢有限公司
本文出自杭州納泰科技咨詢有限公司m.ccbxwwd.cn,轉載請注明出處和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