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缸套是煤礦用乳化液泵中用以承受液壓力的主要零件之一。由于它的形狀復雜、壁厚不均勻,而且內部有T形交叉孔,應力集中較大,隨著高壓、大流量乳化液泵的發(fā)展,缸套設計中僅采用傳統(tǒng)的解析計算方法進行有限元分析計算,難以確定缸套的危險點與最大應力。實際上,由于缸套承受著高頻交變應力,缸套零件的疲勞破壞是其失效的主要原因,影響著乳化液泵的使用壽命。本文針對GRBl.25/40型乳化液泵中的缸套,應用有限元法確定缸套的危險點、最大應力及應力集中系數(shù),對缸套強度進行靜、動態(tài)分析。
缸套組件結構如圖所示。缸套承受脈動液壓力的作用,吸液過程中,缸套內腔壓力為零,而在排液過程中,內腔承受著設計壓力的作用。由于其結構特征,缸套又直接與吸排液閥組接觸,因此還由于缸套結構對稱,可用對稱的一半缸套進行有限元應力分析,并做如下簡化。1.缸套柱塞密封左段螺紋部分因受力不大,強度無問題,故略去該段,并以集中力代替該部位承受的交變軸向力。2.施加于密封予緊力的彈簧力與液壓力相比甚小,忽略不計。3.以均布載荷代替吸、排液閥座作用在缸套上、下平面上的力及軸向限位螺堵作用在缸套上的力。
運用有限元法對液泵缸套,進行靜強度分析。缸套結構的單元劃分,缸套的應力分析采用了以有限元位移法為基礎的線性結構靜動態(tài)分析的程序。用有限元法模擬缸套的具體結構及受力狀況,求得缸套各點的應力。缸套的單元劃分和節(jié)點標號示意圖如圖所示。采用周向柱面、徑向及軸向平面來劃分缸套,在這里選用的是節(jié)點三維元,其節(jié)點可在節(jié)點之間變化。為了能精確地反映出應力集中效應,在缸套T形交叉孔處,單元劃分的較密集。缸套對稱中心平面上所有節(jié)點在、X方向上位移為零,使用邊界元解決缸套園周方向彈性支承間題,同時設在缸套右端面與螺堵接觸部位單元節(jié)點在YM方向上位移為零,這樣便消除了結構的剛體位移。缸套承受內壓、均布力均以而力的形式讀入,缸套左段所受力以作用在各節(jié)點上的集中力輸入。缸套結構共劃分為573個節(jié)點,一軸向剖面內,缸套對稱中心平面上的應力比圓周方向其它點的應力大。缸套周向應力分布見圖,軸向應力分布如圖所示。經過分析計算可知,缸套處于復雜三向應力狀態(tài)。從圖可看出,缸套的最大應力在83節(jié)點處,其最大當量應力值為59.3MPa。
在一個工作周期內,缸套內壓力呈近似矩形波變化,GRB125/4a乳化液泵缸套,其內腔壓力在40MPa之間變化,缸套處于復雜交變應力狀態(tài)。1.復雜交變應力狀態(tài)下的疲勞強度準則根據畸變能理論,三向應力狀態(tài)下的疲勞強度準則(見《彈塑性力學》楊桂通編1982年)為:一個承受單向等幅完全對稱循環(huán)加載的零件,根據該零件的具體條件加以修正后的疲勞極限強度為按此計算結果,疲勞的等效靜應力超過了材料,說明圖所示缸套結構在泵壓達40MPa時,其疲勞強度不夠。當泵壓為31.5MPa時,缸套不會有疲勞破壞。
1.缸套內應力分布很不均勻,最大應力與最小應力相差很大。缸套以T形交叉孔與直徑突變處有較大應力集中。可通過結構改進,改變缸套的裝拆形式減少其高應力區(qū),消除T形交叉孔的應力集中影響。2.缸套的疲勞裂紋起源于內表面,要注意內表面的加工粗糙度。3.缸套疲勞弧度分析結果說明僅采用靜強度分析還不能作為高壓、大流量泵缸套設計的依據,同時應用等效靜強度理論來分析計算其疲勞強度,并應引起重視。
專業(yè)從事機械產品設計│有限元分析│強度分析│結構優(yōu)化│技術服務與解決方案
杭州那泰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出自杭州那泰科技有限公司m.ccbxwwd.cn,轉載請注明出處和相關鏈接!